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2020-09-23 来源:意榕旅游网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发表时间:2018-11-08T11:31:16.68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38期 作者: 徐华

[导读] 如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为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助力,教师要“吃透”教材是前提。安徽省淮北市淮海路小学 235000

摘 要:教育指向核心素养的今天,作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要“吃透”教材,找准新颁布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与学段学科核心素养的对应点与衔接点,尊重学生主体,深度思考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学习方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教学 提升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会上指出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方面素养,细化为十八个基本要点。与此同时,小学品德学科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如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为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助力,教师要“吃透”教材是前提。 与原来的《品德与生活(社会)》相比,新版《道德与法治》教材更接“地气”,教材不论是整体布局,还是每个话题的设计都巧妙地将培养学生的品德与提升其素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以一年级教材为例,教材的编写围绕“上学啦,真高兴”这一新生活展开,从而引导学生去了解和认识学校生活,逐步爱上学校生活,并在学校生活中学会与人交往、在相互作用中共同成长。其次新版教材遵循孩子们心智成长的逻辑,编写了多首歌谣,学生在诵读歌谣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教材在表述上采用儿童化的口吻,如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材中的“新生活开始了”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就表述成了“上学啦,真高兴”,这样的表述就更贴近孩子日常语言;采用绘本式的思路是新教材又一个亮点,绘本教材以图为叙事主体,直观展示了故事发生的过程,适合识字量有限的低年级学生学习;另外,新教材中有更多地留白,这样的设计更贴近学生的审美,学生阅读起来也更加舒适;对于同一个教育主题,《道德与法治》教材在编写时还以孩子们在不同发展阶段面对的有联系又有发展的问题为基础,这就很好地实现了教育主题的前后衔接而又螺旋上升。

“吃透”教材,找准新颁布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与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对应点与衔接点后,我们就应深度思考课堂的学习方式,创新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聚焦核心素养,确定核心目标

目标是课堂的灵魂,制定目标要依据课程标准,融合三个维度,根据学生的个人成长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除了“让学生跳一跳方能摘到果子”,还要兼顾学生的人生需求“怎样摘到更好的果子”,从而保持可持续性发展。一句话,道德与法治课堂核心目标的设定要寻找到学科教学与核心素养的结合点、落脚点。在教学一年级上册《家中的安全与健康》之《早睡早起》话题时,结合“健康生活”的核心素养要求,梳理出“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早睡早起,怎样才能早睡早起,如何才能坚持做到”的教学目标。围绕这一核心目标,教师在教学中着眼于学科特有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每项活动都紧紧围绕“养成早睡早起、规律作息的生活习惯”的核心目标而开展,从而培养学生成为“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人”。 二、聚焦核心素养,整合教学资源

学生核心素养是体现综合性品质的“素养”,强调的是跨学科的综合能力。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融合了品德、历史、地理、心理、法治等多个领域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要整合教学资源,呈现超越拼盘式的综合课程状态。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校园生活正快乐》之《校园探秘》话题时,我首先设计了活动:领着孩子们参观校园,认识校名、各年级教室、办公室、厕所、医务室、少年宫等场所。接着整合美术课设计了“说一说学校最美的地方”、“画一画学校最美的地方”的环节,然后在全班交流。这样尝试学科间整合统筹安排的教学,引导学生进入广阔的综合课程生活,让他们充分体验校园新生活。此时,乐于观察探究、善于团结协作、注重亲身实践等多种素养教育也就浸润其中。

三、聚焦核心素养,重视共享学习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这势必要求教师变“课堂控制”为“共享学习”,把学习自主权归还给学生,与学生一起解决问题、感悟规则、体验合作。《可爱的动物》是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三个话题,为培养学生与身边动物的共生意识,在课堂上,师生一起表演《明明和麻雀》的故事,然后讨论:猜一猜,关在笼中的小麻雀有什么想法?说一说,明明为什么又把它放掉?议一议,怎样才是真正爱动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换位思考,在合作、共享中将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提升正确判断的意识:只有尊重动物的习性,让它们自由成长才是真正的喜欢。

四、聚焦核心素养,引导体验探究

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语:儿童道德发展的根源在于主体与道德环境的积极的交互作用──活动或实践。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尽可能采用调查研究、参观访问、角色扮演、讨论辨析等方法,让他们亲身体验,帮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建立理性思维,完成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理念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张崧 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国德育》,2017年第15期。 [2]苏东明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教师》,2017年第22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