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生态视域下广西壮族文化的挖掘与传承探究

2023-12-25 来源:意榕旅游网
匆宁软 放 字既学报 Journal of Nanning Polytechnic 2017年第22卷第3期 2017 Vo1.22 No.3 生态视域下广西壮族文化的 挖掘与传承探究 何红梅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摘国际学院,广西南宁530008) 要】‘-那文化”“歌圩文化”“铜鼓文化”“壮锦文化”“花山文化”等多元素文化,构成绚丽多彩的广西壮族民族 文化,深刻影响着当地人们的生活习俗、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全球化的发展使外部文化占据了人们的思维意识, 壮族人民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使得原有的自然文化生态失衡。生态视域下广西壮族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提升人 们对壮族文化认同,强调壮族民族文化的协同管理评价,构建壮族文化体系等,有利于推动广西壮族特色文化可 持续保护,为加快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关键词】生态视域;壮族那文化;协同传承;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tf ̄]A 【文章编号]1009—3621(2017)03—0090—04 广西壮族文化,是广西壮族人民在该地域依赖 其特定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与精神 层面需求造就的文明成果总和,由多元素构成,其 中最为典型和优秀的是“那文化”“歌圩文化”“铜鼓 群、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变迁等。生态视域下的广西 壮族文化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随着环境和历史发 展而不断变化,在生态视域中有其自身的功能价 值,不断地进行同化和异化,相互作用,并通过传 承和变异不断演化,形成一个不断循环的文化系 统,这就是生态视域下的文化。生态视域下广西 文化”“壮锦文化”“花山文化”等。挖掘和传承广西 壮族文化,可以使我们对广西壮族古老而优秀的民 族得到更全面、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更好地推 壮族文化的挖掘与传承探究是将广西壮族文化 纳入生态视域中,使人们获得对“壮族文化”的新 认识…,也是我们探究广西壮族文化的出发点和 归宿 动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地发展。在加强中国一 东盟经济发展的今天,生态视域下广西壮族文化的 挖掘与传承探究尤显重要。 一、生态视域下广西壮族文化的界定 二、生态视域下广西壮族文化的挖掘 壮族文化的产生、发展、传承,促使生态视域下 广西壮族文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动态 系统。广西壮族文化历史悠久,灿烂的地域文化和 生态视域是指文化的产生、发展、传承的生态 状态,是各种文化内部各构成要素和文化与文化 之间、文化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 形成的动态系统。生态视域下的广西壮族文化包 传统民问、民俗文化是在特有的自然环境、经济方 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下孕育、发生 并传承的,呈现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元素。 括民族文化的兴衰、消长、传承等,即壮族文化的 生态背景、文化组成结构、文化的多元化、文化种 【收稿日期】2017—04—10 【网络出版】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5.1268-c.20170525.0911.016.html 【基金项目】2014年度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课题《学校教育在传承跨境民族文化中的作用研究》,(教民中心 [2014]8号MJZXYB1417)。 【作者简介】何红梅(1974一),女(壮族),广西田东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民族文化研究。 o 何红梅 生态视域下广西壮族文化的挖掘与传承探究 (一)稻作文明——“那”文化的挖掘 古书记载壮族人的祖先西瓯、骆越是水稻种植 的最早发明者I2J。在广西壮族原始遗址发现许多稻 化石,形成了一门独特“那”文化,“那”就是“田”的 意思。广西的水稻品种非常丰富。明朝嘉靖年间 涵盖各个时期和各个类型的铜鼓,拥有约达2 000面, 为世界之最。最初铜鼓是作炊器之用(即釜),后才演 变为敲击乐器。据裴渊《广州记》和刘恂《岭表录异》 说:壮族铜鼓有的“面阔丈余”,有的“厚(仅)二分以 外”,“其身遍有虫、鱼、花、草之状”,制作极其精巧。 铜鼓在壮族文化中又有另一番独特风采,是壮族神 的象征,是壮族人们祭祀祈祷的神物。时至今日,古 老的铜鼓文化习俗仍在许多壮族地区流行,如壮族 (1522~1566年)编的《钦州志》,载有水稻品种26 个,其中籼稻、粳稻共11个,糯稻l5个。这一记录 说明糯米是相当受重视的[3],用糯米做成的粽子、糍 粑、米花块、五色糯米饭、米糕等,是各种节日中壮 族人们必不可少的食品。所以,人们对“那”有着深 厚的情感,有着以“那”地为名的传统,在广西又以 壮族地区最为常见,如“那坡”“那洪”“那里”“那蒙” “那托”“那夏”“那龙”等。以“那”地名寓意着吉祥如 意、丰衣足食,稻谷作物的广泛种植出现了“那”文 化,也是稻作文明的产物和标志。“那”文化的挖掘, 丰富稻作文化、饮食文化的内涵。 (二)社交与节庆活动——歌圩文化的挖掘 广西壮族是古百越民族的后裔,以好歌、能歌 著称,每逢农历三月初三,群众从各乡镇纷纷到县 城赶歌圩,壮族人民以歌传情、以歌会友,山歌的内 容丰富多彩,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山歌作为一 种独特的社交工具,每当山歌声一响,壮家人往往 三两成群,聚在一起,唱对应答。人们在歌圩期间吃 五色糯米饭,还举行男女间的抛绣球、碰蛋等娱乐 活动,由此形成独特的“歌圩”文化。每场歌圩可聚 集成千上万的人,有的地方三天三夜都不散场。每 年农历三月初三,广西壮族地区便举行隆重的歌圩 活动。2014年,广西壮族地区武鸣“壮族三月三”歌 圩文化节人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壮 族三月三”传统节日首次设为广西公众节庆日。“壮 族三月三”歌圩目前已是全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 历时最久的民族歌圩。歌圩文化的挖掘对于弘扬优 秀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进一步宣传 广西,促进对外文化、经济交流,繁荣广西民族经 济,有着重要意义。 (三)祭祀图腾——铜鼓文化的挖掘 古代壮族地区盛产铜,为铸造铜鼓创造了良好 条件。岭南地区最早发明和使用铜鼓的是被称为 “骆越”“俚僚”的壮族先民。从乐器、艺术品到“都 佬”(壮语:首领)权力的象征,铜鼓文化已经成为古 代壮族最为灿烂的文化,迄今已有2 700多年历史, 以广西数量最多、分布最广,自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 的青蛙节,打铜鼓和举行祭蛙求雨仪式等。壮族独具 特色的铜鼓文化,还融入宗教、饮食、建筑、文学艺术 等方方面面。铜鼓文化的挖掘使得壮族文化的精髓 和主流得到更好的传承、保护和发展。 (四)纺织与服饰—一壮锦文化的挖掘 壮锦作为工艺美术织品,是壮族人民最精彩的 文化创造之一,历史悠久。据《广东新语》记载,早在 汉代,当地就已经产生了“峒布”。这种布料,“细者 宜暑,柔熟者御寒”。20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 广西罗泊湾汉墓内发掘出土了数块橘红色回纹锦 残片,证实汉代广西已有织锦技艺。据《唐六典》和 《元和郡县志》记载,当时壮族人民织出的壮锦为皇 家贡品。广西壮锦是唯一的少数民族织锦,在壮族 民众中使用广泛。壮锦以色彩艳丽、图案别致、结实 耐用、极具民族特色而驰名古今中外。壮锦与云锦、 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广西忻城县是广 西壮锦的起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 化底蕴,忻城壮锦曾经作为贡品晋献皇宫。壮锦是 壮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壮锦文化的挖掘,不仅 可为中国民族纺织技艺的科研提供实物材料,还可 为世界纺织史增添活态的例证,对继承和弘扬民族 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_5l。 (五)历史传承——花山文化的挖掘 广西壮族文化历史悠久,距今已有2 000年以 上的历史。战国至东汉的左江岩画,绵延分布在200 公里的左江沿岸,其规模之大为世界罕见。根据史 料和考古资料记载,著名的宁明花山岩画全幅画长 135米,高44米,画有朱红色人物1 300多个,最大 的高达3米,最小的仅0_3米,问有少量兽类和器 具,规模宏大,内容丰富。20世纪50年代,国内外专 家学者对花山崖壁画的作画年代、内容性质、种族 社会、艺术风格等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研究。花山文 化作为壮族文化的瑰宝,其丰富的内容和孕育的精 神,因此挖掘花山文化的内在精神,激发左江流域 。 匆宁职 放 字既学报 Journal of Nanning Polytechnic 各族人民的自豪感、责任感和归属感,增进各民族 的团结,对左江流域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 而深远的影响。 此外,壮族文化还有绣球文化、干栏文化、布洛 陀文化等,各类壮族文化形式及其内容互相依存,形 成有机的整体,至今保存在和谐、生态的文化环境 中。生态视域下广西壮族文化的挖掘,对推动社会 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生态视域下广西壮族文化传承对策 与思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面对生产生活方 式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如何确保民族文化生 态得到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是我们 必须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生态视域下广西 壮族文化传承对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和 谐社会的重要大事之一,因此,各级各部门充分发 挥职能作用,协同推动广西壮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显 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立法保护 目前,广西政府已经在加大力度保护和传承广 西优秀多彩的壮族文化,颁布实施了《广西壮族自治 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为更有效地保护、传承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进 一步推动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规范 化、法制化进程,提升了保护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二)注重扶持与服务 广西各级政府应加大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 的投资力度,加强政策扶持,加快壮族地区公共文 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壮族干部人才的培养,繁荣 发展壮族新闻出版事业等。把握好壮族文化自身发 展的规律,支持壮族文化产业多样化发展,大力扶 持壮族文化产业园的建设,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保护壮族文化跨越式发展方面,政府还可以大力 开展壮族民俗文化活动,如“三月三”“民歌艺术节” 等,推动广西壮族文化传承和保护。各级民族管理 事务部门,要形成广西壮族文化传承对推动民族融 合和促进民族发展有良好推动作用的意识,积极主 动地介人生态视域下广西壮族文化传承和挖掘的 活动,通过引导、服务、投入等方式,激发各级各类 。 2017年第22卷第3期 2017 Vo1.22 No.3 部门承担壮族文化挖掘和传承工作的积极性。 (三)构建壮族文化资源 随着网络文化的不断发展,广西壮族文化受到 的冲击越来越大。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民族文 化,各级各部门应该加大力度,协同进行壮族文化 资源的构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一是政府重 视壮族文化机构和设施建设;二是教育部门大力培 养壮族各行各业专业人才;三是文化部门鼓励、扶 持壮族文学艺术创作;四是经济部门推进壮族文化 创业的创新发展;五是旅游部门科学开发壮族文化 旅游资源,提高壮族旅游质量和品位。 (四)打造“非遗学坊” 所谓“非遗学坊”,指的是学校或者社会团体整 合各种资源,在教育教学和实践中开展非物质文化 遗产传承活动,即各种类型的民族传统和民间知 识、风俗习惯,民族民间的音乐、戏剧、舞蹈、手工制 作、绘画、建筑工艺等,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口头语 言、民俗活动、节庆游戏实践教育教学活动。如广西 民族博物馆定期开展壮族服饰、织壮锦、抛绣球、跳 竹竿舞等具有壮族浓郁特色的“非遗学坊”活动,吸 引了来自国内外热爱壮族文化的各界人士。南宁职 业技术学院通过“非遗学坊”,聚焦壮族文化,以民 族电影节、壮族民俗歌舞体验、“多彩广西壮族”专 题讲座等人文实践教学活动周,开展名师专家探寻 壮服的传承与创意、“花山岩画”“古老而神秘的密 洛陀”古歌活动等,推动非遗进校园,秉承“提高人 文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的宗旨,展现壮族独特有趣 的文化故事,提升校园的文化品位和文化育人功 能。通过打造“非遗学访”,可以使得生态视域下广 西壮族文化更好传承。 (五)以师带徒传承 在现代社会中,以师带徒是一种既创新有传统 的人才培养模式。许多濒临灭绝的民族项目,及时 采取了以师带徒的传承模式,有效地达到了抢救及 保护目的。大多数优秀的民族文化主要由拜师学 艺、以师带徒的传承模式一代又一代地保留下来, 在现代元素的影响下,不断创新发展,在我们的生 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中草药配方、美食秘 笈、民族器乐演奏、民间歌舞技能、手工绝活、民族 曲艺等,主要还是通过以师带徒流传至今。广西的 一些职业院校通过大师工作室,以师带徒传承的方 式推动了优秀的壮族文化创新与发展。例如南宁职 何红梅 生态视域下广西壮族文化的挖掘与传承探究 业技术学院致力于广西壮族特色工艺美术的传承 保护与创新发展,建立包括壮锦编织、桂作传统家 具与雕刻、民族陶艺、壮族服装、金属工艺、壮绣、民 问剪纸艺术等在内的大师工作室群,展示了丰富多 彩的广西壮族技艺职业教育活动,系统地传承保护 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好地发挥了工艺美术顶尖人 才对“现代学徒制”教学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扩 大职业教育的影响力。 步加强壮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和发展,提升在 校学生的广西壮族文化素养和素质教育。 在当今科技突飞猛进、信息交流快速频繁、多 元民族文化共存的时代,广西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文 化、教育、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交流已经变得日益密 切,达到了共赢的目的。生态视域下广西壮族文化 的挖掘与传承,使得广西壮族能够更好地生存和发 展,才更有利于壮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动适应, 有利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与东盟各国的合作交流。 【参考文献】 [1】伍方清.文化生态视域下传统武术文化的研究【D】.武汉:武 汉体育学院,2012. (六)教育课程践行壮族文化 在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设置一定比例的 传承优秀壮族文化课程内容,如将师公舞、扁担舞、 抛绣球运动等纳入课程体系。通过音乐、舞蹈、绘 画、手工、服装、旅游等课程培养学生壮族文化素养 和技能,为广西壮族地区培养出能力强、素质高的 应用型人才,在为广西壮族地区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的同时,很好地传承广西壮族文化。例如,南宁职业 技术学院艺术工程学院的师生,探寻上林县渡河 公、龙母节、壮乡歌圩等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 史与发展现状,感受当地人文风景、建筑风格艺术、 传统手工技艺和特色服饰搭配等民俗民间文化。在 浓郁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少数民族民俗 文化的海洋中,创新传承了民族文化,为壮族非物 质文化遗产方面的课题研究提供了案例,同时进一 【2】何红梅.试论壮族文化在中国一东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26. 【3]潘晓.试论广西壮族文化的生态性【J1.怀化学院学报,2008 (2):180. [4]张中启.吉祥图案在旗袍中的应用研究『J].国际纺织导报, 2013(4):72. [5]向延斌.广西忻城壮锦文化旅游开发IJ1.怀化学院学报, 2010(7):17. [责任编辑:韦莉娜] A Probe into Excav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Guangxi Zhuang Ethnic Culture: A Perspective of Ecology HE Hong-mei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Nanning College for Vocational Technology,Nanning 530008,China) 【Abstract】Na culture,folk song fair culture,bronze drum culture,the Zhuang brocade culture and Huashan cul- ture constitute the bright and colorful Guangxi Zhuang ethnic culture,significantly influencing the local residents in life habits and customs,thinking modes and behavior customs.However,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makes the Zhuang ethnic people exposed to exterual culture,which gradually takes up and changes their mind and values,giving birth to unbalance of the original natural ecological culture.Efforts need to be made on exea- v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Guangxi Zhuang ethnic culture,improvement of people’S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Zhuang ethnic culture,coordinated management assessment of the Zhuang ethnic culture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Zhuang ethnic culture system SO a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preservation of the Zhuang ethnic distinctive culture and make contribution to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Guangxi. [Key words】perspective of ecology;Na culture of the Zhuang ethnic group;coordinated inheritance;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