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学习材料考试题及答案解析范文

2021-12-21 来源:意榕旅游网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学习材料考试题及答案解析范文[最新]一、填空题

1.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包括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

2.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

3.人际关系建立的前提和基础是(认知)。

4.记忆过程的四个基本环节是识记、(保持)、回忆、再认。

5.想象可以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6.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叫(能力)。

7.动物和人生来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叫(非条件反射)

8.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受到尊重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9.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必须以(爱)为基础,以(专业)作为现代师生关系的

基本标尺。

10.气质类型的外在表现有(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11.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叫做(表象)。

12.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二、单项选择题

1.心理学是研究(A)的科学。

A.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

B.除精神病人心理以外的心理现象

C.除动物心理以外的心理现象

D.正常成人心理现象

2.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C)。

A.心理学的研究开始运用实验的方法

B.构造心理学派的诞生

C.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D.机能主义心理学的诞生

3.生物节律是指以(B)小时为单位表现出来的机体活动一贯的、规律性的变化模式。

A.12

B.24

C.48

D.72

4.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包括(AB)

A.兴奋

B.抑制

C.反射

D.反馈

5.教师的(D)是认识能力的核心要素,是决定一个人的理解能力的关键。

A.教学能力

B.创造能力

C.知觉能力

D.思维能力

6.小王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它的这种行为属于(

D

)。

A.焦虑B.强迫行为C.强迫观念D.强迫恐惧

7.()是人际关系的核心因素。

A.行为表现

B.认知水平

C.情感体验

D.言行举止

8.感觉是指(B)。

A.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B.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C.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D.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9.一个教师在学生那里是否取得威信,取决于这个教师是否能够让他的学生(

C)。

A.敬畏老师

B.喜欢老师

C.敬畏而喜欢这个老师

D.恐惧这个老师10.学生的说谎、偷窃和欺骗等属于(D)。

A.情绪冲动B.性格障碍C.情绪适应困难D.行为障碍11.罗杰斯在

其“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将“无条件积极关注”看作心理辅导的前提之一,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的(

C

)。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B.发展性原则

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D.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

12.下列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不正确的是(B)。

A.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直接目的B.以教师讲授为主

C.以学生活动为主

D.有教师指导

13.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B)。

A.华生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加涅

14.关于团体辅导的论述以下哪一项是不正确的(C)。

A.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可细分为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等

B.团体心理辅导工作效率高,是适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式

是人际关系的核心因素。C.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适合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活动的主持者应受过相应的训练

D.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一对多的心理辅导方式

15.由于我考试作弊的原因,老师再也不会喜欢我了.\"这句话所表达的非理性信念是(B)。

A.概括化

B.绝对化

C.糟糕至极

D.都不是

三、多项选择题

1.中共中央在1998年的《关于进—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提出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是为了(ABCD)。

A.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

B.健全人格

C.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

D.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

2.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层次包括(ACD)。

A.本我

B.镜我

C.自我

D.超我

3、消除自卑感常用的方法包括(ABC)。

A.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客观全面的认知

B.对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

C.消除非理性观念

D.帮助学生不时有成功的体验

4.意志的品质有(ABCD)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D.自制性

5.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形式有(BCD)。

A.社会服务形式

B.活动形式

C.训练形式

D.实践形式

6.(ACD)对社会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做出过关键的贡献,它们是孕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母体。

A.社会学

B.生物学

C.文化人类学

D.心理学

7.学生不良品德的转化包括以下阶段(BCD)。

A.改过自新的意向

B.醒悟

C.巩固和稳定

D.转变

8.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ABD)。

A.观察法

B.调查法

C.个案法

D.实验法

9.教学过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条件包括(ABCD)。

A.树立现代教学观

B.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C.掌握必备的心理教育技能

D.掌握必要的心理教育方法

10.()是造成教师工作压力的原因。

A.工作的创造性低

B.工作强度大

C.缺乏发展机会

D.缺乏成就认可

11.态度的特点包括()

A.系统性

B.内在性

C.稳定性

D.对象性

12.可以激发动机的因素有()

A.需要

B.内驱力

C.情绪

D.诱因

13.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表现为(ABCD)。

A.热爱学生

B.善于启发

C.勤学敬业

D.以身作则

14.优秀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表现为(ABCD)。

A.个人成就感

B.认为从事的教学活动很有价值

C.对学生有正向的期望

D.对学生的学习负有责任

15.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几个结合()。

A.教师与学生相结合

B.教学目标与育人目标相结合

C.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

D.集体辅导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四、简答题

1.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哪几条途径?

(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二)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

(三)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

四)建立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教育环境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哪些?

(1)教育性原则(2)全体性原则(3)差异性原则(4)主体性原则(5)整体性原则(6)保密性原则

3.简述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一、具有充分的适应力;

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三、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四、不脱离现实环境;

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六、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八、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九、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十、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4.简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1)角色扮演法(2)价值观辨析法、(3)榜样引导法(4)行为强化法

5.教师减轻压力的方法有哪些?

1正视现实,当面对不理想现实的时候,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改变它的方向上,而

不应该在这一事实合理上纠缠不休。

2合理宣泄,可以招认倾诉,自我宣泄,音乐调节,运动调节。

3学会放弃。

4自我放松,可以找人聊天,购物,看电影听音乐,开小型聚会,外出旅游,体育锻炼,超静冥想等活动来减轻自己的工作压力。

五、论述题

作为教师,如何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请联系实际加以分析

1、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教师这一职业是当今最“开放”的职业。进入知识型社会,家长对孩子越发重视。因而,教师的行为也备受关注,教师的工作及教师本人随时随地都处于被监督和评价的状态。因此,教师应该树立正确而且稳定的自我概念。

2、正确认识和对待成败

正因为教师是心理上“开放”的职业,工作成效又是间接的通过被服务的对象

----学生体现出来的,失败和过错发生的几率就会较大。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每个人都会有失败的经历,关键是看怎么去认识和对待自己的失败。如果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失败就是成功之母。

3、学会调试情感并善于控制负向情绪

情绪控制是指个体对自身情绪状态的积极主动的影响。教师在学生面前应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尽量不要把负向情绪和挫折感带进教室,更不要发泄在学生身上。如果教师是因为自己遭遇挫折而烦躁,并且因此斥责学生,学生们是能够意识到的。他们将不愿再尊重教师,还可能会采取自我保护的言行或选择报复行为,这对教师、对集体、对他个人都不利。

4、合理宣泄寻求家庭支持

教师也应该选择合适的时间、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宣泄可以从“身”“心”两个方面着手。“

美满的家庭,幸福的婚姻,能够促进个体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能在个体遇到困难时给与鼓励和帮助,缓减个体的心理压力。

5、寻求心理专业人士帮助的意识

教师也是人,既然是人,就有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同时,难免或多或少的有着

某种程度的适应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就会形成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

一个人若没有好的心理状态,即使先天有较多潜能,也无法发挥出来。教师在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时应寻求心理咨询。

六、案例分析

案例一

小红是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可爱,学习也很用功,可就是怕考试。一听说要考试,情绪就极度紧张,面红耳赤,心跳加速,心神不定,紧锁眉头。考试时,考卷发下来,双手颤抖,头脑一片空白,注意力不能集中,严重时题都看不清。

结合案例,分析出原因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分析]

造成考试怯场的原因有很多,既有生理方面的原因,也有心理方面的原因。从生理方面来说,由于缺少睡眠,缺乏体育锻炼而造成过度疲劳;因食欲不佳而导致营养不良,影响了大脑供血,身体不适等。从心理方面来说,父母和教师对考生要求过高,考生本人对考试结果过分看重,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平时

复习不充分,知识掌握得不牢固,缺乏必要的应考策略和考试技巧,造成自信心不足,产生严重自卑感;考场气氛紧张,监考人员态度严肃,造成考生情绪过分紧张。

[方法]

1.有些紧张是正常的,没有必要害怕。要正确认识考前的紧张,适当的紧张有助于促进复习,提高学习效率。

2.分析原因,根据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一种原因是考试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信心不足。解决的方法就是考前对所要考的科目认真复习。另一种原因是对考试看得过重,仿佛觉得自己考不好会失去整个世界,即动机过强,引起考试焦虑。针对这种情况可先分析考试的目的。考试是为考查学生在本阶段的学习情况,有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没掌握,需要进一步学习。同时,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避免对考试分数过分看重,更不能通过排名次来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3.在考前可进行一些调节,如自我暗示,告诉自己(或大声说出)“我能考好”,“我复习得很充分”,“我一定能冷静”,“在考场上我会挥洒自如”。

4.考前做些放松训练。放松训练是通过使全身各部位的肌肉紧张后再松弛,从而达到松弛大脑神经的目的。训练时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从脚部肌肉开始直到头部肌肉为止,完成一次训练。在做放松训练的同时,可以在头脑中预想考

试的过程,想象自己如何进入考场,如何拿到考卷,如何填写姓名,如何答卷、检查、交卷等过程,想象得越具体越好,边想象边体验全身心放松的感觉。这种训练可以在考试前一两周开始,每天训练一两次,每次进行10~20分钟即可。

案例二

早上六点半,刘老师轻轻地起床,爱人和孩子还在熟睡中。今年她带了一个毕业班,早上七点上早自习,她得过去监督。上了一上午

课,中午下班了,但是她不能回家,因为最近她发现有个原来成绩还不错的孩子现在有点不愿意学习,上课精神也不集中。她想利用中午时间找她来谈心,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她不想让任何一个学生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问题。校长也已经跟她谈过几次,让她一定要抓好这个班级,这个班考得好与坏直接关系着学校的荣誉,也关系到她个人的荣誉。在食堂吃饭时,很多同事跟她打招呼,她就简单地应付一下,真是不愿意多说话。下午下班后本来想回家给孩子和爱人做点热乎乎的饭菜,没想到有一个家长来学校,想跟班主任交流一下孩子的问题,这是个单亲家庭。晚上监督完晚自习,已经九点了,这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家里。丈夫有点不高兴,因为婆婆病了,但是她却一直没有过去看看。孩子已经睡着,一天她也没跟孩子说上一句话。看着闷闷不乐的丈夫,看着熟睡的孩子,她突然觉得很累,很烦,她不想跟丈夫说什么。她觉得自己有点讨厌这个职业,压力总是那么大,她几乎没有时间和丈夫孩子交流感情,也没有时间去做别的事,就算有时间她可能也没有心情去和亲戚朋友交流沟通,她只想静一静。

(1)这位老师是否具有教师职业倦怠并谈谈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个人、学生和学校的危害。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刘老师一天的教学是忙碌的,她已经没有时间去顾及家庭,她对丈夫与孩子产生了愧疚。长期以来学校与家庭的压力使得刘老师疲惫,这种疲惫不仅来自身体,更重要的是来自心理,来自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倦怠。倦怠不仅影响了刘老师教学的热情,而且使她的人际交往受到一定程度地损害。

(2)结合这个案例,写出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一)培养正确的人际关系价值观

(二)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

(三)对情绪具有自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