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4学年安徽省十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03-10 来源:意榕旅游网
2024学年安徽省十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咀嚼/味同嚼蜡 栅栏/姗姗来迟 .....C.央 求/怏怏不乐 伫立/相形见绌.....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中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间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的100多封家信。这本书信集出版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它与《中庸》、《孟子》、《大学》合称“四书”。 C.古人的年龄常用特定称谓来表达,如垂髫、始龀、加冠、不惑、古稀、耄耋等。

D.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3.选出下列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在一次大型电视诗歌朗诵会上,殷之光先生声情并茂的朗诵,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所有观众,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

B.中国海监飞机和舰队对我钓鱼岛开展海空立体巡航的消息,让国人顿感振奋鼓舞,扬眉吐气。 ....C.春日无锡的蠡湖像一幅优美的画卷,多姿多彩,令游人瞻前顾后,流连忘返。 ....D.种种“现代元素”被嫁接进清明祭祀中,扮演着或标新立异、或荒诞无稽的抢眼角色。 ....4.将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写在横线处,排列最合适的一项是( )

了解自然,便是非走路不可。 。这又何苦呢?并且只有自己发现出的美景对着我们才会有贴心的亲切感觉,才会感动整个心灵,而这些好景却大抵是得之偶然的,绝不能强求。

①并且天下的风光是活的,并不拘泥于一谷一溪,一洞一岩。 ②旅行的人们也只得依样葫芦一番,做了万古不移的传统的奴隶。 ③但是,我觉得有意的旅行倒不如通常的走路那样能与自然更见亲密。

④旅行的人们所看的却多半是这些名闻四海的死景、人人莫名其妙地照例赞美的胜地。 ⑤旅行的人们心中只惦着他的目的地,精神是紧张的。实在不宜于裕然地接受自然的美景。 A.⑤①④③②

B.③①④⑤②

C.③⑤①④②

D.③④⑤②①

B.取缔/根深蒂固 逞能/惩罚 ....D.狡黠/闻名遐迩 慰藉/解元 ....

5.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舞台上扑朔迷离的灯光,3D电影院皇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光学仪器制造的视觉误差等。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A.仿佛

6.综合性学习。

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在初中生活的最后一个学期,班级准备制作一本班史,为三年的青春时光留下一份永久的纪念。请你为我班班史取一个合适的名字,并简要说明其含义。

班史名称:____________.含义:____________主编草拟班史编写思路中,想设计一个板块为“班级素描”,勾勒三年来的学习生活课外活动等内容,表达我们对老师的崇敬之心和感激之情,为每位同学“画像”留存。分为三个栏目,还有两个没有征集到,请你补充完整。

栏目一:班级史话 栏目二:_____________ 栏目三:____________

7.古诗文默写。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运用夸张修辞勾勒荒漠冰雪之景,并抒发自己离愁别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读了“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才明白,春天的景物再美,也难掩亲人离散时诗人老泪纵横的伤悲;读了“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才明白,至亲的人分开以后,再多的眼泪也带不走主人公情思缠绵的煎熬;读了“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十五从军征》)才明白,东方即使出现太阳,也难以温暖老兵家人离世、举目无亲的凄凉。

8.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小说《红岩》中,叛徒______带领特务窜到乡下,______不幸被捕。在狱中,她受尽折磨,特务把竹签钉进她的十指。面对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你发誓,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无法离开我,就像我现在无法离开你一样。虽然上帝没有这么做,可我们在精神上依然是平等的。” 这是英国作家______写的小说《简·爱》中简·爱与______精彩对话的一部分,从中你能看出简·爱对爱情、幸福及平等地位的追求。 二、阅读 9.春行即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幅春日画面,本诗是一首即兴之作,通过描写草萋萋、流露出诗人_________

B.扑朔迷离

C.赋予

D.神秘莫测

的感情。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0.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下列小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B)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C)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录毕、走送之/众妙毕备 ..C.未尝稍降辞色/不辞而别 ..

B.执经扣问/执策而临之 ..

D.同舍生皆被绮绣/聪明反被聪明误 ..

2.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翻译: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才能够看遍了当时的书。

理解:因为我能做到“计日以还”“不敢稍逾约”,所以藏书之家愿意把书借给我,我才得以“遍观群书。” (B)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翻译: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理解:我曾跑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这才使我最终得到不少教益。 (C)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翻译: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

理解:我心中有足以使自己快乐的事,并不觉得吃穿不如人家,一点儿也不羡慕那些“烨然若神人”的同学。 3.“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是荀子的名言,请结合上文内容和下面的(链接材料一)(链接材料二),说说宋濂、杨时、魏昭是如何“尊师”的。

(链接材料一)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①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元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②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

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③,时与游酢④侍立⑤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 (选自《宋史·杨时传》)

(链接材料二)陈国童子魏昭请于泰曰:“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愿在左右,供给洒扫。”泰许之。泰尝不佳,命昭作粥,粥成,进泰,泰呵之曰:“为长者作粥,不加意敬,使不可食!”以杯掷地。昭更为粥重进,泰复呵之。如此者三,昭姿容无变。泰乃曰:“吾始见子之面,而今而后,知卿心耳!”遂友而善之。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属:撰写。②见:开见。③暝坐:打瞌睡。④游酢:建州建阳(建阳麻沙镇长坪村)人,北宋法字、理学家。⑤侍立:恭敬地站在一旁。⑥泰:郭泰,东汉时期名士,与许劭并称“许郭”,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细品寂寞 王晓河

①人生在世,既不甘寂寞,更要耐得住寂寞。既“不甘”又“耐得”,似乎冰炭不同炉,实则辩证统一。耐得寂寞是专心求一,厚实的底蕴在寂寞中沉淀,深邃的思想在寂寞中孕育,坚韧的意志在寂寞中磨炼;不甘寂寞是奋发向上,如火的激情在不甘中燃烧,惊人的创造在不甘中迸发,追求的目标在不甘中接近。“耐得”常夯实,“不甘”促飞跃,“不甘”须“耐得”垫底,“耐得”须“不甘”引领,“不甘”与“耐得”两相交织,两者兼备,登得上乘境界。

②“巴蜀鬼才”魏明伦甘于寂寞,7岁学戏,9岁成为四川自贡市川剧团的“九龄童”,工龄四十多年,居然没有换过供职单位。他干巴的履历只有一行:自贡川剧团。他不甘寂寞,以“九部大戏、几卷杂文、两打碑赋”名扬天下,他幽默地说:“我的成功秘诀是‘喜新厌旧、得寸进尺、见利忘义、无法无天’。”

③袁隆平甘于寂寞,风里来雨里去研究杂交水稻;不甘寂寞,时刻瞄准更高的目标。耐得寂寞使无数才俊梦想成真,不甘寂寞使无数英雄再攀高峰。真正不甘寂寞的人,最能耐得住寂寞,耐住寂寞的人最不甘寂寞。

④耐得寂寞,非是隐形遁迹,枯槁心灵;不甘寂寞,也非好高骛远,四面出击,而是专攻与博取同存,冷静与激情共聚,埋头与抬头互辅。受得清冷,但不清贫,有自己广阔的心灵世界;追求卓越,但不浮躁,保持默默耕耘的精神境界;心中有主,心地轻松,满怀理想的绿洲和希冀的花朵。反差大,实相通,功夫深,境界高,“耐得”而中气充足,“不甘”而神采飞扬,是一种上乘内功的修炼。

⑤二月河有一座右铭:“拿起笔来老子天下第一,放下笔来夹着尾巴做人。”所以,他有无波无浪的“静静地流淌”,也有“我来写”的惊人一呼,成为写帝王的作家第一人。著名作家叶永烈,长期从事“寂寞之道”,先以儿童文学、科幻文学、科普文学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创作科幻小说、科学童话、科学小品、科普读物700多万字。后来转向从事当代重大政治题材纪实文学的创作,追寻探访中国现当代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独家涉及高度敏感题材和高度敏感人物,长期占领纪实文学制高点。耐得寂寞,非是百无聊赖,而是沉酣吸纳,激情四射;不甘寂寞,也不是“拼命赶热闹,往热闹当中挤进去。从前白相大世界,越是乱哄哄、闹稠稠的地方,好像越有趣”(刘海粟语)。而是瞄准正道,追求卓越。

两者浑然一体,互相砥砺,方有大成,方成大家。

⑥对寂寞“耐得”和“不甘”,是人生的清醒之为,境界之为,积极之为,有为之为。好些事,存“耐得”,正是因为“不甘”,由于环境、能力、机遇等的限制,耐得住才有时机和可能,不甘心才有进取和提高。勾践卧薪尝胆,报仇雪耻;刘备韬晦蓄锐,天下三分。天下之事,相反相成,“板凳要坐十年冷”,当沉淀积蓄时则沉淀积蓄,“文章不写一句空”,当卓越爆发时则卓越爆发。入世中有淡定,淡定中有追求。淡定不与世隔绝,不颓唐沮丧,追求不心浮气躁,不急功近利,总是充实、修养、打造自己,总是在搏击、前进。

⑦“腹有诗书气自华”,境界到了,功夫到了,“耐得”和“不甘”,便成了腾飞之两翼,左右相助,得心应手,有志竟成,获得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辉煌。

1.下列对第③段运用的论证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B.举例论证 比喻论证 C.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D.道理论证 引用论证

2.下列对“耐得寂寞”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耐得寂寞是要专心求一,沉淀底蕴,孕育思想,磨炼意志。 B.耐得寂寞是要受得清冷,心无所求,心灵宁静,默默耕耘。 C.耐得寂寞是要沉下心来,不断吸收,充实提升。

D.耐得寂寞是要坐得了冷板凳,即使环境、能力、机遇等受限也坚持不放弃。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提出主要观点“人生在世,既不甘寂寞,更要耐得住寂寞”。 B.古今名人并举,目的是使论据全面而典型,论证更具说服力。 C.文章前部分论证“甘于寂寞”,后部分论证“不甘寂寞”。

D.选文的论述结构为:提出问题(①)——分析问题(②③④⑤⑥)——解决问题(⑦)。 1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择高处立,向宽处行 苏格

①宋朝时,蔡州有一道人善棋。每与人对局,总是让对方先走一步。即便如此,他也从没输过。有诗云:“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②“饶人”即“让人一步棋”;后来慢慢演变成了“宽容、忍让”之意。

③饶,在汉语里还有丰足的意思。丰足,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需以积极的姿态去进取,也需适当“退一步”来回味。一味向前、向前、向前,马不停蹄,无休无止,定有山穷水尽时。略停停,退后一步,放开视野,让思想回

旋一下,世界呈现给你的常常是惊喜。

④饶,饶人,都贵在这退后一步。

⑤饶人,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一种情怀。是那种立在高处、视野涵容八方的自信,是游刃有余的大智。就像那位宋朝道人,身有绝技,可骄矜,可放旷,可目中无人、藐视四野,但他宽落落地让人先行。这饶人处,便多了一重人格之“美”。

⑥法国作家雨果有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人心,宽阔在哪?必有一个饶人处。饶人,不是一种表演,而是一种宽宏的内在。

⑦饶人者,目光高远,思绪恒定,心无杂念,因此心间可撑船、可奔马、可容得人性万千。心宽了,就厚了,就暖了,自个儿暖和,拢一块儿暖和,抱在一起更暖和。饶人,是一种人性之暖。

⑧饶人,还是一种智慧。按说,得理不饶人,是不逾矩的,属个人权利。得理且饶人呢,境界更为超拔。它是一种原谅,一种放下,一种人生大智慧。人一得理,往往会理直气壮,有声势,要讨个说法,喧嚷、焦躁、振振有词;但是,任何事,过犹不及。不讲理,是缺点;硬讲理,是盲点。

⑨不管什么时候,留一点余地,便可以让棘手的事情回旋自如。这饶人之处,像那雨过天晴,人情与霞光共散成绮,相映生辉。

⑩人这一生,走万里路,修百年身,难得的是一帆风顺。饶人,便是一叶扁舟,乘风破浪,载你到一个开阔地,柳暗花明,月朗风清,这正应了左宗棠那半个联儿: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有删改)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的?

2.文章第⑩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3.下面事例放在文中哪个段落最适合?请简要阐述理由。

唐朝时,狄仁杰千方百计排挤娄师德。可娄师德心胸宽宏,以德报怨,上表“十许通”,竭力向武则天推荐狄仁杰,赞赏他的治国才能。狄仁杰看了荐表后羞愧难当,折服于娄师德的包容之心。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奇迹

朱莉亚望着襁褓中的弟弟迈克,他躺在婴儿床里不住地哭,屋子里弥漫着一股药味。爸爸妈妈告诉朱莉亚,迈克病得很重。她并不清楚迈克到底得的是什么病,只知道弟弟不太高兴。他老是哭,现在也是。朱莉亚轻轻抚摸着弟弟的小脸,细声细语地说:“迈克,别哭了。”迈克果然不哭了,盯着姐姐看,眼里闪着泪花。她牵起他的小手,他满是汗水的手指求救般地抓住了她的一根指头,朱莉亚安慰地紧握了一下。这时,她听到父母在隔壁房里说话。朱莉亚虽然只有6岁,但她知道,当大人压低声音说话时,就是在讨论重大的事情。朱莉亚很好奇,她亲了亲弟弟,踮起脚尖走到门边去。

“开刀太贵了,我们付不起。我最近连账单都付不出来。”这是父亲的声音。母亲回答:“老天保佑,现在只能

靠奇迹来救迈克了。”

朱莉亚感到疑惑:“奇迹是什么?他们为什么不去弄一个来?”她跑进房间,从存钱罐里倒出了惟一的一块硬币,她要去买个奇迹给弟弟。朱莉亚跑进街对面的超市,收银台前人们在排队付账。好容易轮到她了,朱莉亚把那枚攥得热乎乎的硬币递过去。收银员看见是个脸色红扑扑的小女孩,便弯下腰微笑着问道:“小妹妹,你要买什么?” ...

“谢谢,我要买个奇迹。” “什么?对不起,你要买什么?”

“嗯,我弟弟迈克病得很重,我……要买个奇迹。”

收银员一头雾水。于是对周围的人说:“谁能帮助这个小孩?我们没卖过什么奇迹啊!” 一个穿着体面的先生问:“你弟弟需要什么样的奇迹?” “我不知道,爸爸妈妈说迈克病得很重,他需要动手术。” 穿着体面的先生弯下身,拉着朱莉亚的小手:“你有多少钱?” ...朱莉亚说:“一块钱。”

他拿起一块钱:“嗯,我想,现在一个奇迹大约就是这个价钱。我们去看看你弟弟,也许我有你需要的那个奇迹。” 几个月后,朱莉亚看着站在婴儿床上的弟弟在高兴地玩耍。她的父母正和那位穿着体面的先生交谈,原来他是一位知名的神经外科医生。朱莉亚的妈妈说:“大夫,我们还是不知道手术费是谁付的,您说是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善心人士,他一定花了不少的钱。”朱莉亚的妈妈一再要求大夫把医疗费用的账单拿给她看,好设法筹措支付这笔费用。大夫答应很快会把账单寄来。

几天后,朱莉亚一家终于收到了大夫寄来的信,打开一看是一张收费凭证单,上写:全部医疗费用我已经收下——一块钱和一个小女孩的一颗爱心。

1.结合文章情节,给文章标题“奇迹”作一个解释。 2.文中有两处细节“弯下腰”“弯下身”,这表现了什么? 3.文中哪些细节体现了朱莉亚的爱心?举出两个例子说明。 4.文中“穿着体面的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5.如果你是朱莉亚的母亲,在看到收费凭证单后,会对朱莉亚说些什么? 三、语言表述

14.“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请从这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结合读过的名著,谈谈你的理解。(100字左右) 四、写作 15.命题作文:

“滋润”的近义词有“津润、润泽、滋养”等,如同春雨滋润万物,成长中,我们总能享受到来自各方的滋润:话语的滋润,目光的滋润;亲情的滋润、友爱的滋润;呵护的滋润、陪伴的滋润;更有宽容和勉励的滋润,知识和阅读的滋润,等等。只要保有对生活的感知和感恩的心,被滋润的温暖就无所不在,滋润带来的力量也无时不在。

请以“滋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影响评分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果不可避免,请用××代替。 (5)书写要求工整、规范,力求美观。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D 【解题分析】

o、zhàng。C.yāng/yàng、zhùA.jué/jiá/shān。B.都读dì、chěng/ché/chù。D.都读xiá、都读jiè。故选D。 2、B 【解题分析】

B. “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故选B。 3、C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C中“瞻前顾后” 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这里与语境不符。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C 【解题分析】

考查对句子的衔接与连贯。仔细阅读这几个句子,③句“但是”起转折作用,与“旅行倒不如通常的走路那样能与自然更见亲密”衔接,抓住关键词“走路”,所以③句放在开头,排除A项,接下来阐释原因,从旅行的人们的角度来看,是因为“旅行的人们心中只惦着他的目的地”,故⑤紧接③之后,排除BD,接着从自然风光的角度来看,“风光是活的”、接着又一个转折,但“旅行的人们所看的却多半是这些名闻四海的死景……”,最后总结,“旅行的人们……

做了万古不移的传统的奴隶”,与后文的“这又何苦呢”衔接,故选C。 5、B 【解题分析】

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用于此处与语境不符。故选B。

6、示例:花样年华——我们的初中生活 理由合情合理即可。 示例:教师风采 同学画像 【解题分析】

(1)此题考查学生拟写标题的能力。班上成立编委会,编写班史,作为对这段生活的纪念。要求为班史拟题目。要紧紧围绕着班级的历史来思考。拟写标题要注意以下几点:题文一致;一语破的;简洁明快;旗帜鲜明;生动活泼。如“亲切的怀念”等。理由:在这即将结束三年初中学习和生活的时刻,让我们通过读班史,共同回忆那难以忘怀的岁月。

(2)活动方案的主题班史中的“班级素描”已经给定,我们只要围绕给定的主题设计栏目即可。切忌偏离主题。从内容上看,要与给定的材料密切相关,不可脱离材料设计栏目。内容要有可操作性,不是空喊的口号。从形式上看,要做到简洁明快,具有启发性、鼓动性和号召力。语言应简练、概括性强。如师生合影;撰序或赠言;班星小传等。

7、(1)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2)水中藻、荇交横 (3)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4)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解题分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阙”“荇”“瀚”“凝”等字词的书写。

8、(l)甫志高 江雪琴(江姐) (2)夏洛蒂·勃朗特 罗彻斯特 【解题分析】

(1)考查对名著中人物的掌握。《红岩》中,叛徒甫志高出卖了许云峰,并带领特务窜到乡下,抓捕江姐,关押到渣滓洞里。

(2)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简·爱》中的重要人物的了解,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识记其相关的故事情节。《简·爱》是英国著名作家夏绿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品,这段话是对罗彻斯特说的,看出简·爱勇敢的追求爱情、幸福,及平等的地位和女性的尊严。

二、阅读

9、1. 水东流 花自落 鸟空啼 孤寂(凄凉、哀伤、愁苦、叹惋等)

2.示例一:春山之中,树木繁茂芬芳,然空无一人,花儿自开自落,一路上鸟儿空自鸣啼。运用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的手法,通过描写春山中美景无人欣赏之寂静、荒漠,抒发了诗人对安史之乱后时代的叹惋或面对大好河山的寂寞、伤感。

示例二:春山之中,树木繁茂芬芳,然空无一人,花儿自开自落,一路上鸟儿空自鸣啼。运用反衬手法(或“以动衬静”“以闹衬寂”),通过写花落、鸟啼之动态,来反衬春山无人之寂静,抒发了诗人对安史之乱后时代的叹惋或面对大好河山的寂寞、伤感。 【解题分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意境画面的概括和思想感情的把握。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都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水东流”“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2.试题分析:赏析诗句“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要求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可从运用反衬手法(“以乐写哀”、“以动衬静”、“以闹衬寂”)来赏析。也可从运用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的手法来分析。“芳树无人花自落”,这里强调“无人”二字,便道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说明经过安史之乱,再也无人来此观赏,只能任其自开自落了。“春山一路鸟空啼”,春山一路,不仅使人想象到山花烂漫,鸟语宛转的佳境,但著以“空啼”二字,却成了以乐写哀,以闹衬寂,充分显示了山路的荒寞;这里不仅再也见不到那么多的游人墨客,而且连耕农、樵夫、村姑都不见了。“自落”、“空啼”相照应,写出了诗人面对大好山河的多少寂寞之感。答作用时,除了答出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景物的状态外,还要答出作者要抒发的情感。 10、1.B 2.C 3.示例:

宋濂“尊师”表现在:在老师身边服侍,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问题。遇到老师训斥,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不敢多说一句话。

杨时“尊师”表现在:不去做官,以学生的礼节拜程颢为老师。听说老师去世,设老师灵位哭祭,并用书信讣告一起求学的人,老师去世后,去拜见老师的弟弟程颐,见程颐坐着打盹,他站在旁边很久等他醒来。魏昭“尊师”表现在:为老师煮粥,老师反复责难,他却没有一点怨恨,一心奉师。 【解题分析】

1.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完毕/都;B.拿/拿;C.言辞/告辞;D.通“披”,穿/表被动。故

选B。

2.本题考查文章句子的翻译和理解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把握。【A】翻译有误,句意: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当时的书”错误。【B】理解有误,“我”最终得到不少教益的原因包括勤奋学习、博览群书、虚心求教。“我曾跑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这才使我最终得到不少教益”原因太单一。【C】正确。

点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及材料内容的理解。《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杨时“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魏昭“愿在左右,供给洒扫”“如此者三,昭姿容无变”。据此作答即可。 选自《宋学士文集》 作者:宋濂 年代:明

参考译文: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读书。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跑)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趿拉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材料一译文:杨时,字中立,剑南将乐人。儿时他便异常聪颖,善写文章;年纪稍大一点后,就专心研究经史典籍。宋熙宁九年进士及第。熙宁、元丰年间,河南人程颢和弟弟程颐在当地讲授孔子和孟子的学术一精一要(即理学),黄河、洛水周边地方的文人都争相拜他们为师。当时,杨时正值调任,但为了拜师而未去赴任,后在颍昌拜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很好。待到杨时归去时,程颢目送他说:“我的学说将向南方传播了。”又过了四年,程颢去世。杨时听说后,即在卧室设程颢的灵位哭祭,又用书信讣告同学的人。之后,他又到洛一阳一拜见程颐,这时杨时大约已经四十岁了。一日拜见程颐,程颐正打瞌睡,杨时与同学游酢便一直侍立在侧没有离开,等到程颐醒来时,门外的雪已经

一尺多深了。材料二译文:东汉时代,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当他还在童年求学的时候,看到郭林宗,心想这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便对人说:“教念经书的老师是很容易请到的,但是要请到一位能教人成为老师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所以他就拜郭林宗为老师,而且派奴婢侍奉老师。但是郭林宗体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亲自煮粥给他吃。当魏昭端着煮好的粥进来的时候,郭林宗便呵责他煮得不好,而魏昭就再煮一次。这样一连三次,到了第四次,当魏昭再端粥来而又没有不好的脸色时,郭林宗才笑着说:“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天终于看到你的真心啦!”于是大喜,对他很好(将毕生所学的都全部教给了魏昭。)

11、1. A 2. B 3. C 【解题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论证方法的能力。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即可。结合第③段内容可知,先列举袁隆平的例子,属于举例论证;紧接着是道理论证。A项表述正确。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文中对“耐得寂寞”的论述,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B项与原文内容不符,从第(4)段 “受得清冷,但不清贫,有自己广阔的心灵世界;追求卓越,但不浮躁,保持默默耕耘的精神境界……”可以看出。

3.本题考查论证过程、论证思路、论证内容、论证结构等知识点,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ABD分析正确;C项表述错误,结合文章内容可知,前部分论证“不甘寂寞”,后部分论证“耐得住寂寞”。故选:C。 12、1.做人需宽容、忍让。以道人与人对弈总是让人一步这一事例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比喻论证;将饶人比作一叶扁舟,生动形象阐明了一个人能做到宽容、忍让,就能乘风破浪,载你到一个开阔地,柳暗花明,月朗风清的道理,从而论证中心论点。

3.第⑥段。因为事例中娄师德面对狄仁杰的排挤,却宽宏大量,以德报怨,多次向武则天举荐他,与第⑥段论述的“饶人,是一种宽宏的内在”的观点一致。 【解题分析】

1.本题考查对议论文中心论点的提炼能力。作者要告诉读者的道理就是作者的观点,即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必须是一个明确的判断,可从标题、开头、中间、结尾查找。从全文看,本文开头的“蔡州有一道人善棋。每与人对局,总是让对方先走一步。即便如此,他也从没输过”,列举了道人与人对弈总是让人一步这一事例,然后由此事例引出“得饶人处且饶人”“‘饶人’即‘让人一步棋’;后来慢慢演变成了‘宽容、忍让’之意”的明确判断,就是作者的观点,告诉我们做人要宽容、忍让。这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2.本题考查把握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初中阶段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四种。做题时要深入文章具体内容,首先辨别出论证方法,然后再联系上下文,明确论证了什么观点。首先要理解第

⑩段划线句子的意思,为了论证本段一个人能做到宽容、忍让就能“乘风破浪,载你到一个开阔地,柳暗花明,月朗风清”的观点,将“饶人”比喻“一叶扁舟”,是比喻论证。答题模式:运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论点),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

3.本题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先分析论据表达的观点,“师德心胸宽宏,……,竭力向武则天推荐狄仁杰,赞赏他的治国才能”写出了娄师德面对狄仁杰的排挤,却宽宏大量,以德报怨,多次向武则天举荐他,然后在文章找到此分论点,第⑥段论述的是“饶人,是一种宽宏的内在”,二者观点一致,故应放在第⑥段。 13、1.小女孩用自己的爱心感动了一位善良而富有爱心的神经外科医生,免费治好了弟弟的病,使弟弟的病奇迹般地好转,爱就能产生奇迹。

2.表明收银员和“穿着体面的先生”富有爱心,态度可亲。

3.①细心细语让弟弟别哭;②牵弟弟小手表示安慰;③用惟一的一块钱去为弟弟买“奇迹”。 4.富有爱心又很注意爱的方式。

5.示例:朱莉亚,这个奇迹是你给我们带来的,它是由善良和爱心组成的,这是世界上最好的事物。 【解题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标题的理解。对标题的理解一般从以下几个方方面考虑:(1)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5)文章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新颖。本文中小女孩用自己的爱心感动了一位善良而富有爱心的神经外科医生,免费治好了弟弟的病,使弟弟的病奇迹般地好转,爱就能产生奇迹。

2.本题考查学生得理解赏析能力。“弯下腰”“弯下身”是动作描写。根据动作描写的作用分析: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什么心理,并反映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征或什么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弯下腰”“弯下身”表现了收银员和“穿着体面的先生”富有爱心,态度可亲。

3.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分析人物形象,注意结合文中的描写。如:细心细语让弟弟别哭;牵弟弟小手表示安慰;用惟一的一块钱去为弟弟买“奇迹”。

【题目点拨】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4.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结合上下文语境,看他做了什么,说了什么。侧面烘托出什么。结合他和茱莉亚的对话分析,他是一个富有爱心又很注意爱的方式的人。

5.本题是主观性试题,围绕“爱心创造奇迹”这一主题,写出母亲夸奖茱莉亚话即可。语言简洁,言之成文。

三、语言表述

14、示例:“敬业”是指专心致力于学业或工作。《朝花夕拾》中的藤野先生,精细批改学生的作业,详细指出学生的每一处错误。《红岩》中的成岗,为了办好《挺进报》,认真学习刻写蜡纸,练习仿宋字。这些都是敬业的表现。 【解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主题的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时需要学生对所学过的名著了然于胸,并与题目的关键词相对应,得出答案,同时注意字数要求。如“诚信”的意思是“诚实,守信用”,可以联系名著的故事情节,写出人物诚信的具体表现。

四、写作 15、参考例文:

滋 润

望着窗外,天色灰蒙蒙的,远处的教学楼被掩没在茫茫的迷雾中。

下了晚自习,天空中飘起了密密的雨点。校门口十分拥挤。雨点打在身上,隐隐感到一丝疼痛。很多家长来接孩子,一把把雨伞给孩子们撑起了一片片爱的天空。我急切地想在人群中找出他或她的身影,依旧,他们没来接我。我不禁羡慕地看了看四周的同学。“今天作业多吗?”“嗯,估计得做到10点多了。”“哦,那你得抓紧了,肚子饿吗?我买了面包。”这温馨的对话来自身边的一对母女,母亲撑着伞含笑地望着孩子,孩子也笑着,挽着母亲的胳膊,蹦蹦跳跳的脚下溅起了一朵朵水花。

我拿出书包里的雨伞,一个人独自回家。雨水打湿了我的衣服,淋湿了我的头发,冷风钻入我的骨头,心里觉得有点冷!回到家后,没有迎面而来的嘘寒问暖,有的只有一句淡淡的:“你回来了。奶在桌上,吹风机在床头柜上,喝完自己把头发吹干,吹完了快写作业。”……

早上六点,像往常一样起床,他们没有起来,于是我重复着每天清晨的事情。吃完早饭后,发现他们已经把水杯放在了门口的鞋柜上,掂了掂,有水,没有多想,便拿起水杯飞奔向学校。

到了学校,把水杯放下,开始了一天紧张的课程。水杯静静地待在那里。下午,感到身体有些不适,口发干,头犯昏,我打开水杯,一顿猛灌。咦?今天怎么没灌白开水,仔细一看,啊!那是板蓝根。手不禁伸到书包搜寻了一阵,果然,摸到了一板鼓鼓的东西,拿出来一看,没错,是银翘片。我突然想到了很多:每天早上出发时灌得满满的保温杯;每晚到家时桌上的热气袅袅的牛奶;气候一转凉时书包中准有的毛衣;要下雨时随时能拿到的雨伞……他们不是不爱我,只是希望我能独立,能坚强。只是,我一直没发现,他们把丝丝的爱化在了日复一日的平常生活里……

下晚自习了,天空中又飘起了密密的雨点。撑起伞,我不再感到冷,不再感到痛了,只是觉着这默默无声的雨露就像他们的爱一样滋润着我…… 【解题分析】

结合材料提示分析,“滋润”是一个潜滋暗长的过程,且不是“狂风暴雨”,是如“细雨”般细腻的过程。这就要求在写作时要深入思考:滋润的对象是谁?用什么来滋润?让“我”明白了怎样的人生道理?更重要的是凸显对“我”的巨大影响。这就要求在叙事的基础上用抒情升华主旨。 【题目点拨】

命题作文首先要审好题。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要咬文嚼字,仔细琢磨,找出题目的关键字眼在哪儿。找准它,根据它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确定文章的中心。确定好文章的中心之后,就需要围绕中心选取最能表达中心

的材料。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需要列出一个简要的提纲,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