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投资决策指标NPV与IRR的比较探讨

2023-06-18 来源:意榕旅游网
财会研究

Finance and Accounting Research

投资决策指标

NPV与IRR的比较探讨

徐建军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116025

现。假设F1’为F1即第一年的现金净流量在0时点上的等价现金流,可以想象F1’应小于F1,因为如果现金流在0时点流入而不是在第一年末,那么,投资者可以利用F1’这个净流入量进行再投资,第一年中的再投资收益加上F1’应该等于F1,即F1’与F1应有这样的关系:F1’(1+i)1= F1,i即为再投资收益率,所以

由此可见,合适的贴

【文章摘要】

本文首先提出一个较理想的投资决策方法应具备的四个特征,进而通过对决策指标NPV与IRR的比较,认为IRR有四个缺陷:有一个不适当的再投资率假设;可能违背财务管理目标;不符合价值可加原则;评价非常规方案时可能得出多个IRR。所以本文认为应以NPV法为首选决策方法,同时还应使用其他方法作为补充,综合考虑。【关键词】NPV;IRR

一、引言

投资是企业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投资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企业的发展进步甚至生死存亡。投资决策必须使用正确合理的方法。

一个较理想的投资决策方法应该具备四个特征:

(1)它将考虑各种现金流。

(2)它将按合适的贴现率对现金流贴现。(3)它既能评价独立方案,又能从一组互斥方案中选择一个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方案。

(4)它将允许管理者独立地考虑每个项目,即只需考虑项目自身优点而没必要去考虑它与其他项目的无数组合,也就是符合价值可加原则:V=

vi

经济涵义及计算方法后,笔者认为IRR指标存在着四条缺陷:

1、它有一个不适当的再投资率假设

假设互斥项目A、B寿命期均为两年,A项目的净现金流量为-1000,800,500;B项目的现金流量为-1000,100,1300。假定资本机会成本为i=10%,可以计算出NPVA=140.5,IRRA=21%;NPVB=165.3,IRRB=19%。可见,NPV与IRR出现了矛盾。

可以发现,NPV和IRR的参数唯一的差别在于贴现率,NPV法用资本机会成本i,而IRR法用待求的内部收益率IRR,问题就出在这里。

首先,结合NPV和IRR的计算过程来研究一下贴现率代表的经济涵义。假设初始投资为I0,各年的现金净流量分别为F1,F2。(如图1)

NPV法的涵义是比较投资以后的各年现金净流量与初始投资的差额,看看项目的“增值额”,但是不能直接用F1+F2-I0,因为不同时点上的现金流不能直接比较,所以我们便采用了贴现率将F1,F2换算为0时点的等价现金流。同理IRR法也要把各年现金流贴

现率应为现金净流入的再投资收益率。

再投资到何处呢?上例的再投资额是F1’,是第1年现金净流量F1在0时点的等价现金流。现金净流量=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第1年末的现金流出是对该项目的追加投资,是对该项目本身的再投资,扣除了这个现金流出以后的净流入量就不可能再投资于该项目,而只能再投资于其他项目。那么投资于其他项目的收益率应该是什么呢?由于投资于其他项目的资本来源是现金净流量F1’,F1’与F1等价,而F1是由项目A的初始资本投入产生的,所以可以假设再投资间接使用了项目A的初始资本。由于实际上初始资本已全部投资于项目A,所以可以用项目A的资本机会成本作为再投资收益率。

IRR法用项目本身的收益进行贴现,认为现金净流入可以再投资于该项目,并按IRR的收益率增长,这一点是

(i=1,2,…n),V为企业价值,vi为1 ̄n个项目的价值之和。

由于静态投资决策方法未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因而绝不能作为主要方法进行决策,但由于其计算简便,作为辅助指标不失参考价值,主要指标应选用动态指标:净现值(NPV)法和内含报酬率(IRR)法。

二、NPV与IRR的比较研究

虽然NPV与IRR都采用了贴现现金流的方法,但通过研究二者的性质、

216

现代商业MODERN BUSINESS财会研究

不正确的,因为只能再投资于其他项目,而现实中投资于其他项目的收益率未必与该项目的收益率相等。NPV法用资本的机会成本作为贴现率,因此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以上的讨论是在从第一年起每年现金净流量均为正的基础上。如果F1<0,即出现现金净流出(某年现金流出>现金流入)的情况又怎样呢?同理,可以想象在0时点的等价现金净流出F1’应该比第1年末净流出少,因为第1年末的现金净流出F1全部是投资于该项目本身的,他应该相当于0时点的净流出F1’以及由于F1’投入该项目而丧失的机会成本,即F1’(1+i)1=F1,

,这

Finance and Accounting Research

与刚才讨论F1为净流入的情况一致。严格的说,这里丧失的机会成本不是项目A“初始资本”的机会成本,因为F1是第一年的“流动资本”净投资,F1’与F1等价。但F1’是投资于其他项目的初始投资,所以可以假设项目A的流动资本机会成本与初始资本机会成本相等,都是投资于其他项目的资本收益率。

综上所述,IRR法把项目本身的收益率作为再投资收益率即贴现率是有问题的,而NPV法选择项目资本的机会成本作为贴现率是正确的。

2、IRR法可能违背财务管理的目标

众所周知,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使企业价值最大化。NPV法的涵义就是要看看项目的“增值额”,看项目能为企业增加多少价值,NPV计算出的是一个绝对数的价值增长,在企业资本无限额的情况下,NPV法选出的最优方案完全符合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在企业资本有限额情况下,NPV法也能使企业在资本限额里达到价值最大。这一点在后面的NPV、PI的比较中会进一步论述。相比之下,IRR指标计算的是项目本身的报酬水平,是一个相对数,无法看出它对企业价值究竟贡献了多少,而且,在互斥方案决策时,IRR可能得出与NPV不一致的结论,这说明收益水平与企业价值并没有直接联系,可见IRR可能违背财务管理的目标。

3、IRR法也不符合价值可加原则

价值可加原则意味着,如果知道管理部门接受的离散项目的价值,那么简单地把它们的价值加起来,就得到企业的价值。

如果一个投资决策方法遵循价值可加原则,在进行互斥方案选优时,用该方法选出的最优方案与企业接受的其他

方案相加后,同样能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这意味着只需考虑项目自身优点而没必要去考虑它与其他项目的无数组合。现举一例说明:M、N是互斥方案,现假设企业已接受一个独立项目Q。M、N、Q以及M+Q、N+Q组合的现金流如表1所示。

为计算M+Q、N+Q两组合的NPV与IRR,必须把M与Q,N与Q各年的现金流相加,如表1所示;计算可得各项目及组合的NPV与IRR,如表2所示:

由表2可见,如果用IRR法在项目M、N中选择,应选择项目M,但是如果考虑项目组合,项目N、Q组合的IRR大于项目M、Q组合的IRR。即运用IRR准则,从单个互斥方案看, 项目M优,而从与独立项目的组合看,项目N优。可见IRR法并不遵循价值可加原则,意味着运用它将考虑项目的所有可能组合,并选择IRR最大的组合。如果企业可接受的项目很多,工作量可见一斑,况且做这么多的工作所得出的结论还未必正确。正如本例所示,考虑项目组合以后,IRR法认为N项目较优,而实际上M项目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因为项目M的净现值更大。

NPV法总是遵循价值可加原则的。在资本机会成本为10%时,项目M最优,这不管从其自身看还是从与项目Q的组合看都如此。而且可以看到项目M+Q组合或项目N+Q组合的净现值就等于各个项目的净现值的简单求和。所以,如果采用NPV准则,企业的价值就是各个离散项目的价值总和,而且不需要考虑项目的无数组合。

4、评价非常规方案时,可能会算出多个IRR

所谓常规方案,是指净现金流量在项目建设期为负值,以后生产经营期各年均为正值的方案。非常规方案,是指净现金流量在建设期为负值,以后生产经营期各年有正有负,正负号改变超过一次的投资方案。例如某寿命期为两年的项目各年的现金净流量分别为-1000元,+2300元,-1320元,可以看出现金流量的符号改变了两次。由IRR的公式可以算得两个解:10%,20%

产生多根的原因是:

(1)IRR的计算公式是一个关于IRR的一元n次方程,一元n次方程有n个根,这是它的固有性质。

(2)多根的原因还在于现金净流量有正有负,含未知数IRR的项出现负号,正负号翻转超过一次,由狄卡尔符号律

可知方程f(x)=0中正根的个数不多于f(x)的改号数,因此现金流多次改号就可能解出多个IRR。

产生的多根哪一个是项目真正的收益率?笔者认为,无论哪个解都不是,都不具有经济意义。从经济意义上讲,项目的内部收益率是项目本身内蕴的,应该仅有一个,但是由于计算公式上的缺陷出现了多个,这只能说明在贴现率为10%和20%时,NPV=0即不盈不亏,但任何一个都不是项目真正的收益率。上例中NPV曲线如图2:

可见,当贴现率即资本机会成本小于10%时,项目亏损;在10%-20%之间时,盈利;大于20%,亏损。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NPV、IRR两个动态指标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NPV总是相对较好的方法。NPV的优点在于:(1)它将资本机会成本作为再投资收益率即贴现率符合实际情况。(2)NPV反映项目对企业价值的绝对贡献,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完全一致。(3)符合价值可加原则,决策者只需比较单个项目,这样选出的项目放到企业所有项目组合中仍能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4)NPV法无论评价非常规方案或初始投资不同的方案都不会像IRR那样出现问题。所以,NPV法应作为首选决策方法使用,同时还应使用其他方法作为补充,综合考虑,这样才能使决策更加科学有效。

【参考文献】

1、甘华鸣.理财:资金筹措与使用.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中译本.1999

2、余绪缨.管理会计.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3、Stephen A. Ross. Corporate Finance.4th ed.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1996

【作者简介】

徐建军,男,1979.10-,汉族,辽宁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并就职于国际商业机器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

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2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