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观察与思考

2020-07-10 来源:意榕旅游网
思考与表述训练一:观察与思考

【训练要求】

认识表达的内容(包括说话和写作的材料)大多来源于对客观世界的观察与思考,并了解观察与思考的几种常见思路,为开展经常性的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广开题源。

【知识导引】

大千世界,五光十色,包罗万象;社会生活,千姿百态,丰富多彩;能触动我们的情思、引起我们遐想的事物,层出不穷,数不胜数。可是,每当让同学们讲述一点见闻,或发表一点见解时,有些同学却感到无话可说,无文可作。这是为什么?除了其他因素之外,缺乏必要的观察与思考的意识和训练,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没有学会观察与思考,往往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或“见而不思”“闻而不想”,所以说话难以张口,写作难以动笔。如果真正学会了观察与思考,善于从繁复万状的日常生活中捕捉信息,探求真谛,就会有说不完的话题,写不尽的题材。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进行观察与思考呢?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思路。 (一)观形而思神。

形,指事物外在的可观可感的形貌、姿态、声色等等;神指最能体现“形”的外在特征的东西,也指“形”内所蕴含的精神。属于“形”的东西,靠一般的感知即可获得,而属于“神”的东西,却只有用思考来把握。借助思考,才能深入理解事物并有所发现,如发现特点,发现美,发现规律,等等。本来“只有一些野草”的百草园,鲁迅却发现了它的美,发现了它作为儿童“乐园”的特点,给读者描绘了一片令人神往的乐土。蜘蛛织网,人所习见,甚至有几分讨厌,而周建人却去“留心这八只脚的‘诸葛亮’怎样捉飞来将,并且看出(也就是‘发现’),它有各种各样捉拿的方法”,从而写出了趣味盎然的文章,传播了有益的知识。冰心从一盏小橘灯发现了小姑娘对光明的渴望,以及她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这些,都是观“形”而思“神”的结果。

例1.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

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这一段写了白杨树的干、枝、叶、皮,这就是它的“形”。但作者没有停留在观“形”上,而是由形及神,感悟到了白杨树伟岸、正直、质朴、严肃以及坚强不屈、团结上进的品质。正是有了这种感悟,在描写白杨树外形的时候,才能做到形神兼备;也正是有了这种感悟,才能进而联想到北方的农民和守卫家乡的哨兵,联想到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例2.

每次新闻媒体介绍优秀干部的事迹,几乎都可以听到群众特别是青年人发出这样的感叹:“真想不到现在还有这样的干部!”

出了孔繁森,有人这样感叹;出了李国安,有人这样感叹;出了吴天祥,有人又这样感叹。

这感叹的内涵,是值得品味的。

这样的感叹,表明人们在热切地关注生活,关注干部的表现。当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优秀干部出现在社会舞台上,人们都注意了,留心了,这是好事。没有水和土壤,生命难以存在和发展。没有群众的关注,干部就会失去鞭策和力量。如果对所有干部,群众都漠不关心,对干部的一切表现,群众都不闻不问,无动于衷,那又是一种怎样的状况啊!

这样的感叹,又分明表现出人们在自觉地思考,在深刻地感受。孔繁森、李国安、吴天祥等优秀干部的出现,对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群体无疑是极大的鼓舞和激励,人们会由榜样而想开去,给人信心,给人力量。干部队伍中虽然出了一些腐败分子,但是一心为公、一

切为民、甘心奉献、乐于牺牲的人民公仆还挺立着。人们从典型人物身上获得了这样的认识,其作用和价值之巨大,是难以估算的。

这样的感叹,更表明人们在热切地期待,热烈地呼唤。“真想不到现在还有这样的干部!”其中显然带有几分遗憾,就是说,“这样的干部”,平时群众耳闻目睹的还不够多,时有所闻、时有所见的,还有不少是与党的宗旨和人民的愿望相差甚远、甚至背道而驰的人和事。因此,人们见到孔繁森、李国安之后,就不由得发出“真想不到”的感叹来。“想不到”,不是不想,而是常想,从感叹声中不难听出“这样的干部要多些再多些”的深情呼唤、急切呼唤。我们的干部从热切“呼唤”中深刻理解其真谛,将有助于“学榜样,见行动”。

“锣鼓听音,说话听声”,这也是“观形而思神”的一个方面。上面的这个片断,是听了群众的“感叹”而引出的思考,它从人们“真想不到现在还有这样的干部”一句感叹中“品味”出深刻的“内涵”,写出来,就是很有价值的文章。

(二)观物而思理。

物,是客观存在的,而理却蕴含其中。这“理”,包括一般的事理,也包括更高层次的哲理。“物”是可感可观的,“理”只有靠思考才能获得。苏东坡观石钟山之景而得“事不目见耳闻”则不可“臆断其有无”之理。王安石观褒禅山之景而得做事必“尽吾志”,为学必“深思而慎取”之理。茅盾的《风景谈》更是体现“观物而思理”这一思路的典型。当时的塞外沙漠、黄土高原,是够荒凉的了,而茅盾却从中发现了“美”,为读者勾勒了六幅生动的画面。不仅如此,他更能由物及理,指出:“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之中尤其伟大者!”正是这种“理”,成为文章的灵魂,增强了文章的认识价值。

例1.

粘在铜胎上的图画全是线条画,而且一般是繁笔,没有疏疏朗朗只用少数几笔的。这里头有道理可说。景泰蓝要涂上色料,铜丝粘在上面,涂色料就有了界限。譬如柳条上的每片叶子由两条铜丝构成,绿色料就可以填在两条铜丝中间,不至于溢出来。其次,景泰蓝内里是铜胎,表面是涂上的色料,铜胎和色料,膨胀率不相同。要是色料的面积占得宽,烧过以后冷却的时候就会裂。还有,一件器物的表面要经过几道打磨的手续,打磨的时候着力重,

容易使色料剥落。现在在表面粘上繁笔的铜丝图画,实际上就是把表面分成无数小块,小块面积小,无论热胀冷缩都较比细微,又较比禁得起外力,因而就不至于破裂、剥落。通常谈文艺有一句话,叫内容决定形式。咱们在这儿套用一下,是制作方法和物理决定了景泰蓝掐丝的形式。咱们看见有些景泰蓝上画的图案画,在图案画以外,或是红地,或是蓝地,只要占的面积相当宽,那里就嵌几条曲成图案形的铜丝。为什么一色中间还要嵌铜丝呢?无非使较宽的表面分成小块罢了。

这一段显示了作者观物思理的心理过程。在参观景泰蓝制作过程时,作者看到“粘在铜胎上的图画全是线条画,而且一般是繁笔,没有疏疏朗朗只用少数几笔的”,于是思考其中的道理(也许还要向人请教、看书面材料)。道理弄明白了,给人讲讲,使人受益,写成文章,也有价值。

例2.

当许多盟国的人从集中营出来时,一位熟人告诉我,许多从小就被关进集中营的孩子,

因为一向被指定睡在地板上,对于床的观念,非常模糊,不知道床和地板究竟有什么分别。在他们,以为所谓床,不过在地板上加了一些被头,如此而已。不知道床会有脚有架,又有什么弹簧和垫褥。在这样的情形下,似乎禁闭与封锁,真的可以把人们闷死,从20世纪的文明时代,驱回到创世纪,又从创世纪驱回到猿人时代,于是而变为无知无识的畜生,像猪仔一样,永远被圈禁在指定的栅栏中。讲到这里,他的脸上被灰暗罩住了。他以为,倘然联盟国这次真的被轴心②打败了,那么,他们就会从此被消灭,永远不能再称为“人”了。

为解除他这紧张的心理,于是我接着问他:

“在这些长远而郁闷的岁月中,难道就没有一些你认为可喜的事件吗?”

他想了许多时光,他的脸上的灰暗,到底渐渐的消散了。他到底在许多不快的记忆里,沙里淘金般,淘出一些东西来了。

“倘然人类还有些可喜的地方,那就应该是人类爱好自由的生性了。”他黯然地笑着。在他瘦棱棱的颊上,这时飘上一丝粉红的血色。他举起右手的一只食指,在许多事件中,提出一个例子来。“那是你们应当见过的一件,当你们走过每一个集中营边,你们难道没见过许多只企慕的眼睛,从一切障碍物的隙缝里,敏锐地注视着外边吗?那是谁的眼睛呢?”

“那是一切企慕自由的人!”我回答他。

“不!”他说,“在成人,那是被禁止的。只有一些幼小的孩子,有时倒可以这么做。在那些专制的恶魔看来,这或许是一种惩罚。使那些失去自由的人,看一看自由,而仍不能得到它,这就是一种刑罚。然而,这也使幼小的无知者知道,这世界上,原有两种不同的人,而另一种又是他们所希冀的,这不就下了种,和他们自己争斗的火种吗?”

“那不是要将他们自己也灭绝了,才能把争自由的火种熄灭吗?”另一个旁听者,沉思着,发问了。

是的,他问得很中肯。大家都点着头,谁都承认这一真理!

〔注释〕

①盟国──此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同盟国,包括中、苏、英、美、法等国。②轴心──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轴心国,包括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

这里记了几位熟人的“谈话”。所谈的内容,如果作为某种“轶事”提供给读者,也能收到某种效果。但这个片断却从普通的见闻中发掘出了深刻的道理:法西斯分子对儿童的“刑罚”实际上埋下了和他们自己斗争的火种,而且只有“将他们自己也灭绝了,才能把争自由的火种熄灭”。这一“真理”的发现,不仅使当时的谈话者“点头”,我们今天读了也会顿觉胸襟更加开阔,目光更加高远。

(三)观此而思彼。

看的是眼前之景,眼前之物,眼前之人,眼前之事,而所思所想的却是与此有关的他景、他物、他人、他事,这就是“观此而思彼”。可从观“此”而思相类相似之“彼”。巴金的《灯》,由眼前之灯,想到自己过去在灯光的指引下赶路的经验,又想到传说中哈里希岛上的长夜孤灯,希腊女教士所点燃的火炬,又“想起了”友人被救时所见的一盏油灯。这两个名篇的产生,不正是“观此而思彼”的结果吗?

也可以观“此”而思相反相对之“彼”,或观“此”而思相关相联之“彼”。总之,有了“观此而思彼”的思路,要说话,要作文,就不愁没有材料了。

例1.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吗?

这一段的思路是“观此而思彼”。作者面对着的是梅雨潭,感知最强烈的是潭水的绿。那绿“醉人”“奇异”,“平铺着、厚积着”“着实可爱”,以至使人的心也“随潭水的绿

而摇荡”起来,甚至产生“抱住她”的痴念。如果观察、感受至此为止,话也就只能至此而止了──还能说出什么来呢?但作者却还有许多话可说,能够把那潭水之绿描写得更鲜明,更突出,他靠的就是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先是想到相类相似的事物:少妇拖着的裙幅,又软又嫩的鸡蛋清,一块温润的碧玉;又想到相差相别的事物:什刹海的绿杨,虎跑寺的绿壁,西湖和秦淮河的波;最后,又把那绿想像成可裁以为带的丝绢,可挹以为眼的神液,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有了这样的一些思考,在表达上就有了比喻、比较、比拟等手法,而那绿的“醉人”与“奇异”也就表达得淋漓尽致了。

例2.

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图画!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人。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

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又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的想。

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门前的麦垅和葡萄架子,都濯

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

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这是冰心1920年写的一篇散文,题为“笑”。要说思路,也只是“观此而思彼”;借着雨后的清光,她看到了安琪儿(基督教称天使)向着她微笑;这微笑又使她联想起五年前一个孩子向着她微笑,于是又回忆起十年前一个老妇人向着她微笑。如果孤立地看某一个微笑,固然也是美的,但几个“同样微妙的神情”“绾在一起”,给人的感受就不一样了:“这时心下光明澄净,如登仙界,如归故乡。”似乎整个生活都充满着微笑,充满着爱。这在人生,确是一种享受;读这样的美文,自然也是一种享受。

(四)观果而思因。

世界不是杂乱无章的,不是偶然事件、孤立事物的随意堆积,而是存在着种种因果“链条”,有章有序的。一事为因,引发结果,果又为因,因又生果,如此相生相连,以至于无穷。而我们所能观察的事物,常常只是链条中的一环。这一环是怎么来的呢?就得靠思考来推断(当然也可以去调查,不过有些事物是不易调查或根本无法调查的)。如果要想预知这一环将会产生怎样的结果,那就要“观因而思果”了。这可以放在一起来说。一天雨后,老舍的院子里落了一只小麻雀。老舍对它作了观察,发现它翅翎不整,飞得不高,眼睛里有一种要亲近人而又不敢完全信任人的神气。为什么会这样呢?老舍观果思因:“我想到了:这是一只养熟的鸟,也许是从小便养在笼里的,所以它不十分怕人。可是它的左翅也许是被养着它的或是别个孩子给扯坏了,所以它爱人,又不完全信任人。”在这样推断了原因之后,老舍又想到:“这只小鸟儿离开了人恐怕不会活……”这就是推想结果了。在这里,观果而思因和观因而思果构成了连续的思考。而正是这样的观察与思考促成了《小麻雀》的写作。

例1.

人类语言采用声音作为手段,而不采用手势或图画,也不是偶然的。人类的视觉最发达,可是语言诉之于听觉。这是因为一切倚赖视觉的手段,要发挥作用,离不开光线,夜里不成,黑暗的地方或者有障碍物的地方也不成,声音则白天黑夜都可以发挥作用,也不容易

受阻碍。手势之类,距离大了看不清,声音的有效距离大得多。打手势或者画画儿要用手,手就不能同时做别的事,说话用嘴,可以一边儿说话,一边儿劳动。论快慢,打手势赶不上说话,画画儿更赶不上。声音惟一不如形象的地方在于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但在原始社会的交际情况下,这方面的要求是次要的,是可以用图形来补充的。总之,正是由于采用了嘴里的声音作为手段,人类语言才得到前程万里的发展。

这一段的内容是对语言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人类语言采用声音作为手段,世界各民族没有例外,一般人对这种现象确是“视而不察”“听而不闻”的,语言学家注意到这种现象,并进一步思考了其中的因果联系,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

例2.

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消费者:明知地摊上的“红塔山”香烟和茅台酒有假,却照购不误;明知街头小贩兜售的“皮尔·卡丹”“阿迪达斯”服装并非正品,却仍乐得买来穿上显派。人惊问其故,或曰:“假的不一定不好!”

这是一种知假买假的行为。不过,它与王海式的“知假买假”进而打假不同,而是一种基于“名牌崇拜”的心理,知假、买假、用假,姑且称之为“崇名买假”。

“假的不一定不好”吗?非也。假的就是假的,因为假名牌中不可能像真名牌那样凝聚着独特的工艺、高科技成果以及企业的信誉,因此,无论其使用价值或者自身价值,都不可能与真正的名牌商品同日而语。假名酒可以喝死人,假化妆品可以毁人容颜,假名牌服装可以让人随时出丑……假的不仅不好,而且有害,这个道理,“崇名买假”者不会不知。知之而买假,无非是看中了假名牌能够提高身价,满足其虚荣心这一点。“崇名买假”者也许这样认为:我买假是“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并不犯法,对社会有什么害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