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52例恙虫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21-10-31 来源:意榕旅游网
・894・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6年9月第31卷第8期Chin J Ctrl Endem Dis Vo1.31 No.8 2016 52例恙虫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苏汝开,王界基 海口市人民医院感染科,海南570208 中图分类号:R 38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1889(2016)08-0894-01 恙虫病是一种由鼠传播给人类的急性传染病,是 人畜共患病。本研究分析了52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 占51.92%;居住地有老鼠活动的29例,占52.73%。 2.4临床表现有发热史(37.5~41.0 oC)的49例, 特点及流行特征,为防治疗恙虫病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10年3月至2015年l2月中国疾 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的52例恙虫病病例。纳入 标准:均经临床诊断并确诊为恙虫病;知晓并同意本研 究。(2)排除标准:合并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 障碍者;其他疾病者;有精神障碍无法顺利完成本研究 者。 1.2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恙虫病患者个人 资料、临床发病资料、可能危险因素等进行调查统计并 分析。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 疫情概况 自2010年出现首例恙虫病例以来, 2010年3月至2015年12月共累计报告恙虫病52例, 其中男28例,女24例,男:女为1.17:1;2010年1例, 2011年6例,2012年6例,2013年7例,2014年15 例,2015年17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2.2流行特征 2.2.1年龄分布52例恙虫病病例年龄10~86岁, 10~18岁1例,占1.92%;19~29岁2例,占3.85%; 3O~39岁5例,占9.62%;40~49岁15例,占28.85%; 50-59岁20例,占38.46%;60~69岁6例,占1.54%;70 岁以上3例,占5.77%;未有10岁以下病人。 2.2.2职业分布52例恙虫病病例中农民37例,占 71.15%;离休人员3例,占5.77%;家务及待业人员、 干部职员均2例,占3.85%,民工、工人、教师、学生、 医务人员均1例,各占1.92%。 2.3流行病学史 调查中发现,35例于发病21 d内 有流行病学接触史,以果园、玉米地等田间为作业点的 25例,占48.08%;直接接触秸秆的18例,占33.96%; 坐卧草地8例,占15.38%;家中饲养家畜家禽的27例, 作者简介:苏汝开(男),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感染性疾病。 通讯作者:苏汝开,E-nmil:surukai9213@163.corn 占94.23%,其中弥留热占28.57%(14/49),弛张热占 24.49%(12/49),不规则热占46.94%(23/49),患者 多伴有全身肌肉乏力酸痛、头痛、畏寒、恶心等症状,热 程1~50 d。皮疹39例,占75.00%,均为一过性充血 性皮疹,其中腹部占25.64%(10/39),胸部占23.08% (9/39),背部占51.28%(20/39)。溃疡或焦痂3O例, 占57.69%,其中腹股沟占13.33%(4/30),腋窝 占30.00%(9/30),胸部占56.67%(17/30)。淋巴结 肿大7例,占13.46%,多发于腋窝、腹股沟等处。 2.5 实验室检查37例行外斐试验检测发现10例 阳性,阳性率27.03%。病原检测47例,经东方体 PCR核酸检测阳性率为87.23%(41/47)。血常规检 测22例,白细胞线粒体上升率为13.64%(3/22),减 少率为4.55%(1/22);中性粒细胞上升率为22.73% (5/22),减少率为13.64%(3/22)。 3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3月至2015年12月 恙虫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农民发病率 达71.15%,这可能是与农民的工作性质、工作场地有 关,农民长期在田间作业,导致其接触秸秆、坐卧草地 的几率极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恙螨幼虫叮咬率, 进而增加恙虫病感染率,因此应对农民加强健康知识 教育,使其了解恙虫病的病史、病因及该病的危害性、 恶劣性,做好防护。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将恙 虫病带来的危害降至最低。有94.23%的病例有发热 史,且以弛张热、弥留热为主,皮疹发生率为75.00%, 57.69%的病例有溃疡或焦痂现象,少数病例淋巴结肿 大;10例外斐试验阳性,阳性率为27.03%。恙虫病的 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且常累及多个器官,误诊率极高, 尤其是基层医院误诊率达51.8%。由于早期症状不 明显加之基层医院的医疗设备较为落后,极易被误诊 为支气管炎、感冒、淋巴结炎等,导致患者错失最佳治 疗时机,加重病情,因此建议对基层医院的医护人员加 强培训,提升其相关知识及技能,预防因医疗设备落后 等硬件不足导致的误诊。 收稿日期:2016—08一o3 责任编辑:张爱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